BIM的“器”與“道”
BIM的“器”與“道”
楊新新 (EaBIM網首席戰(zhàn)略官)
隨著BIM技術的一浪又一浪的發(fā)展,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(yè)面臨巨大挑戰(zhàn)。傳統的企業(yè)在強調自身優(yōu)勢的時候,最常提到一個觀點“BIM只是工具,設計、施工等業(yè)務本質不會變”。言下之意是,我們對設計/施工等業(yè)務的本質理解很透徹,只要把BIM工具用好,未來還是我們的。這種觀點最大的問題在于,對BIM的理解過于工具化,BIM是甩圖板后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,BIM技術進步的速度和影響力將大大超過甩圖板。任何重大技術革命的背后都有科學、哲學,甚至是世界觀的巨大變化。不理解這背后深刻變化的本質,根本不可能利用好這樣的工具。
因此筆者提出,BIM相關企業(yè)分“BIM+”和“+BIM”的流派,前者以BIM為基礎/平臺,后者以BIM為工具。在時代背景下,“BIM+”企業(yè)未來將有一席之地。“BIM+”以BIM為基礎/平臺,如上海益埃畢,以BIM為基礎和平臺,展開BIM工程咨詢、BIM教育培訓、BIM互聯網等業(yè)務;“+BIM”以BIM為工具,如華東院、CCDI等單位,以BIM為工具,成立BIM小組或部門輔助設計院和項目。
知名BIM學者楊吉清表示:我有一個劃分,就是五個階段輪:軟件為王、專業(yè)為王、管理為王、經營為王、產業(yè)為王,前面兩個階段,就是你說的+BIM,后面三個階段,就是BIM+。所以剛開始,干“+BIM”是對的,到了后面,水到渠成,自然就是"BIM+"了。魯班賀靈童也表示:現在有“+BIM”和“BIM+”之分,但到了后面BIM和設計、施工業(yè)務會改造融合,融為一體了。
針對楊吉清和賀靈童的看法,筆者提出“+BIM+”概念,當BIM普及發(fā)展到了一定的程度,BIM和業(yè)務改造融為一體時,“BIM+”和“+BIM”的邊界都越來越模糊的時候,就是“+BIM+”模式。如筆者本人曾經呆過的一個知名國企設計院,服務器上的每個項目的標準文件夾由8個增加到9個,多了一個專門的BIM文件夾,BIM文件夾內又含有8個子文件夾,“+BIM”發(fā)展到一定的時候,這個BIM文件夾將消失融合到前面8個文件夾,BIM作為獨立第三方將消失轉換為“BIM+”模式。
“+BIM+”可分三種,第一種從“BIM+”逐步到“+BIM”拓展,如益埃畢未來可能組建設計部承接設計業(yè)務,運用積累的優(yōu)勢BIM技術輔助設計工作,進行三維設計和協同設計,這樣業(yè)務類型就增加了“+BIM”這塊;第二種“+BIM”逐步到"BIM+"拓展,國內的一些事務所和中小型創(chuàng)新型設計院轉型比較快,如杭州金閣設計公司目前屬于“+BIM”模式,嘗試運用BIM軟件進行三維設計和出圖等工作,計劃未來兩年內全員BIM,直接BIM軟件進行設計和出圖,到了一定的程度BIM既是工具也是平臺;第三種如江蘇藍冰設計公司,目前運用“+BIM”模式嘗試用BIM軟件進行三維設計,同時運用“BIM+”模式開展BIM教育培訓業(yè)務,這兩塊業(yè)務格局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。
以益埃畢公司為代表的中國“BIM+”典型創(chuàng)業(yè)、創(chuàng)新企業(yè),以BIM為基礎和平臺,在教育培訓、互聯網技術論壇方面的努力已經取得成效。益埃畢公司2015年BIM人才培訓超過2000人,成為中國最大的BIM培訓機構;EaBIM網自創(chuàng)立以來,以BIM技術為本的綜合性平臺深受BIM愛好者推崇,發(fā)展到第5年用戶遍布中、歐、美,擁有數十萬原創(chuàng)BIM技術帖,成為中國最大、用戶粘性最強、最活躍的BIM網絡平臺。
只有時代的企業(yè),沒有成功的企業(yè)。淘汰你的不是BIM,而是最終被競爭對手所淘汰。阿里巴巴、騰訊、百度等巨頭公司才十幾年的歷史,世界500強前10強的企業(yè)2000年到2010年換了7家,柯達公司更是在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,從310億下降到到1.45億美元。隨著BIM技術的進一步發(fā)展,越來越多的觀念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,這個時候空談“設計/施工的本質不會變”,只會讓自己更加被動,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,努力去理解BIM將給我們建筑行業(yè)帶來的根本性變化,從而在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,遠比僅僅把它當作工具要重要得多。
- 1ERP實施流程/步驟(轉載)
- 2潘石屹:政府不要再鼓勵房地產了
- 3林琮然:樸實之美依舊風韻猶存
- 4馬努:和海爾一起玩跨界非常嗨
- 5安全工程師考試《安全生產管理知識》全真習題(5)
- 6陳雷:做強之后做精
- 7液壓電梯懸掛裝置、隨行電纜質量驗收記錄表
- 8時評:未來房地產更注重集團作戰(zhàn)
- 9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(jiān)督申報表
- 10時評:新常態(tài)下需給新城熱“退燒”
- 11陳燕飛:傳統情懷與當代設計的平衡者
- 12山東某工程裝飾裝修質量檢查表
- 13韓強宗:城市建設應體現“擔當”精神
- 14齊康:我們建筑師應該傳承、轉化和創(chuàng)新
- 152015安全工程師《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》測試2
- 16朝陽下的黑點:淺析2014涂料行業(yè)隱藏問題
- 17精益6西格瑪物流——質量和速度的完美結合
- 18時評:“鬼城”存在緣于一些領導干部求政績
- 19項目管理實施質量成本管理的八項注意
- 20李孝聰:我憧憬秩序 但也希望城市自由
- 212015安全工程師考試《案例分析》練習(45)
- 22時評:讓違法建筑無處容身
- 23Timo:芬蘭青年規(guī)劃師如何參與并影響其總體規(guī)劃
- 242015年安全工程師《安全產生技術》模擬題(56)
- 25申報中級專業(yè)技術職稱全套資料實例
- 26南通某辦公樓質量創(chuàng)優(yōu)措施匯編(爭創(chuàng)“揚子杯”)
- 27Andrew Laidlaw:為公園設計加入童趣創(chuàng)意
- 28房地產項目管理軟件哪個好?誰清楚?
- 29時評:停車位也是城市里子問題
- 30鄭忻:以建筑靈魂貫通新與舊
成都公司:成都市成華區(qū)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
重慶公司:重慶市江北區(qū)紅旗河溝華創(chuàng)商務大廈18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