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請免費試用、咨詢電話:400-8352-114
針對廣東省政協委員何唯平等提出的在3年到5年內建設全國第一條自行車高速公路樣板路的提案,廣東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、交通廳近日作出回復,將加大綠道和自行車道的投入力度,在優(yōu)化現有綠道系統(tǒng)的基礎上,爭取在未來3年到5年內建設全國第一條自行車快速路。
在今年廣東省“兩會”召開期間,何唯平等委員提出,一座適宜居住的城市不僅需要高速公路和立交橋,還需要自行車專用道,多讓汽車爬坡繞彎,讓行人和自行車走捷徑。要優(yōu)化綠道或自行車道路線,對現有的不合理路線重新進行規(guī)劃建設,盡量縮短自行車的行車路程,在交叉路口、天橋、地下通道、立交橋等交通復雜的路段設立專門的自行車道,為騎車人提供便利。同時,要制訂相應的規(guī)章制度,對亂占、亂搶自行車道的行為進行處罰,讓已建設的綠道或自行車道切實被利用起來。
提案內容顯示,目前國內慢車道大多路面狹窄、彎路多、坡道多,騎車人被迫在夾縫中鉆來鉆去,被尾氣和噪音包圍。這樣既不能提高出行效率,又不能保證騎車人的安全。雖然目前廣東省有很多城市已經修建了綠道或自行車道,但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。首先是利用率不高,自行車道甚至變成了停車道,或者與公交車道交織在一起。其次是線路設計不合理,在規(guī)劃自行車道時,很多城市沒有考慮到交叉路口、天橋、環(huán)形路、立交橋等因素,導致自行車道可能比機動車道的路程還遠。最后就是配套設施不完善,線路指示標志不健全,缺乏色彩規(guī)劃,部分路面狀況較差。
根據廣東省各城市居民出行調查數據(自行車主要服務于短距離出行,平均出行時間為15分鐘左右,平均出行距離約為3公里),廣東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、交通廳對提案作出回復,下一步,廣東省將依托綠道網絡體系建設城市建成區(qū)自行車快速路,根據省實際情況以及市民日常通勤需要,在城市建成區(qū)內規(guī)劃建設服務中短距離(15公里左右)的自行車快速路,并把自行車快速路網規(guī)劃納入《廣東省慢行交通規(guī)劃指引》、《低碳生態(tài)城市建設專項規(guī)劃指引》及各地市城市總體規(guī)劃的交通體系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(qū)先行先試。
摘自 《中國建設報》 2013.12.02 記者 劉一心 通訊員 羅清綺